「鷄籠中元祭」是基隆傳承 165 年的重大活動,在傳統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時代變遷中許多人已經遺忘舉辦這個熱鬧活動,背後直正的使命;正是透過宗親血緣的力量,消彌地域的衝突,用極大智慧融合族群,這種無私的精神在基隆,以老大公廟為出發點,一姓接一姓傳遞、一代接一代傳承,為後代子孫開創一條愛與和平的共進大道。
2019鷄籠中元祭微電影「傳承與融合」以科儀活動為主軸,將2019年7月31日(農曆6月29日)起至8月30日(農曆8月1日)的活動內容和其中蘊含的精神,以微電影手法表現。全片製作特別邀請出身基隆的方英海導演,在今年主普的許姓宗親會全力配合下,由許順發理事長闡述鷄籠中元祭舉辦的精神,讓觀眾瞭解基隆各宗親會在傳統活動的努力,期望能在觀眾的心中產生對文化傳承的共鳴和回饋,進而獲得更多社會大眾認同與迴響,共同加入傳承行列,將我們祖先傳流下來的文化在我們最愛的土地上發揚光大。
基隆市許姓宗親會
小時候常聽大人們說『張頭許尾』,今年2019鷄籠中元祭適逢是我們當主普的『許』姓,特地發文,並幫實際參與其中的父母,記錄留念。
輪值字姓
自咸豐年間開始,即由基隆十一姓氏宗親輪流主普,稱為「十一字姓」。傳說經由抽籤決定張廖簡、吳、劉唐杜、陳胡姚、謝、林、江、鄭、何藍韓、賴、許的順序,稱為「張頭許尾」。
1947年(民國36年)起,基隆李姓宗親會正式加入基隆市「聯姓會」。
1952年(民國41年),基隆市聯姓會第一次參加鷄籠中元祭活動。
1954年(民國43年),基隆市聯姓會首次輪值主普(當時由李、黃、郭、王、楊、柯蔡姓主辦)。
1981年(民國70年),李姓、郭姓、黃姓脫離基隆市聯姓會組織,單獨參加每年的鷄籠中元祭活動。
因臺灣人以「黃尾」之稱覺得不吉,經協調後,改成今日張廖簡、吳、劉唐杜、陳胡姚、謝、林、江、鄭、何藍韓、賴、許、聯姓會、李、黃、郭等「十五字姓」主普。
以上資訊摘自:維基百科
主普壇
海洋廣場
08月11日〈農曆七月十一〉豎燈篙大典
08月12日〈農曆七月十二〉開燈放彩大典
08月15日〈農曆七月十五〉中元普渡
08月30日〈農曆八月初一〉關龕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