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P4002  

 

話說,有一天老爸突然給我一盒東西,剛拿到時覺得還蠻重的,打開一看原來是個紀念品,上面寫著「財團法人台北市台灣許姓宗祠新建宗祠落成典禮紀念」 2011.10.22

 

這讓我好想去「許姓宗祠」看一看喔!

 

上網 Google 一下 ,就發現下面這篇文章,貼給大家看一下吧!

 

民國100年10月22日上午10點台北市許氏宗祠,舉行新建落成啟用典禮,台灣各縣市許氏宗親會代表及各姓氏宗親會代表齊聚一堂,均到場祝賀,現場冠蓋雲集,今天出席人數大約600多人,在地下會議室所見幾乎會場爆滿,座無虛席,揭牌儀式於10點40分準時開始,在鐘鼓齊鳴中揭開了序幕,頓時鞭炮舞獅齊出,接著開中門,所有人員引入大殿,隨即依照古禮進行,行三獻禮,於12點祭祖大典結束,接著到地下室聯誼用餐,下午2點整個活動圓滿成功。

 

原先許氏宗祠是在台北市士林區士東路54巷11號一般的五樓公寓內,建築物內部的面積早已不敷使用,在各種因素考量下,早在多年前計畫把祭祀公業留下的一塊淨土,編列了預算,選擇位在台北市信義區松山路的永春崗上,規畫了做未來的許氏宗祠用地,在台北市信義區松山路650巷內半山腰,為了興建新的宗祠,可說費盡心思,經過多年的努力與地方人士協調交涉,雖然曾經引起當地居民強烈反彈,為此釋出善意,許氏宗祠董事會也特別答應,除了將做好水土保持外,更認養了社區的公園,好不容易台北市政府核准了許氏宗祠建築執照。工程如期進行,順利的能夠在今年100年落成啟用,代表著許氏宗族文化的延續與傳承,也是許氏家族所有人的最大福報,能夠得天獨厚擁有這麼好的風水寶地,讓祖先得以在此長眠。從遠處向山鳥瞰,宗祠建築物非常雄偉壯觀,廟貌巍峨,堂皇肅穆,佔地規模比原先大了許多,耗資好幾億元,無論是外觀及內部設備都是最新穎最豪華的,這棟建築物可說結合了中國傳統人文意涵與現代化建築匠藝的精湛智慧,從木石結構可說都是一流的,在地理、風水上特別考究,建築型式格局採左右對稱,由外往內,前低後高,空間上則依序為山門、天井、翼廊、正殿,山門台階、門柱、牆面、石鼓或石獅,皆使用高級花崗石建材,雕工精緻,舖設的條狀石埕,使得整座宗祠更顯氣勢磅磗、巍峨壯觀,彰顯著子孫對祖先的崇高敬仰與其在心目中的尊貴地位。

 

除了地利之便,坐落在台北市最高級地段,信義區象山山腰上,其規模除了吳氏宗祠、詹氏宗祠外算是台北市數一數二的,,這不僅是許氏宗族的榮耀,也是許氏最寶貴的文化遺產,爾後將有一個非常好的祭祀場所,建成之後,許氏子孫們可以將祖先之靈,安座新的宗祠廟堂內,以方便在台子孫永世追思祭拜,演繹著子孫聯誼活動,不僅是闡揚孝道也具備敬神崇祖、光前裕後的教育意義,每年在這裡將固定舉行春秋祭祖大典,以示慎終追遠不忘其本。

 

 

P.S. 以上內容均摘錄自 http://mypaper.pchome.com.tw/chan5092/post/1322540032

 

更多相片,請點選下方連結:(有許水德和許添財)

 

http://www.facebook.com/pages/%E6%96%B0%E5%8C%97%E5%B8%82%E8%A8%B1%E5%A7%93%E5%AE%97%E8%A6%AA%E6%9C%83/264157443621022?sk=photos#!/media/set/?set=a.272741959429237.56716.264157443621022&type=3

 

【後記】

2013.5.26 星期日,天氣晴,昨晚小皎老婆特地計畫今天早上要帶弟弟去爬象山,話說自從弟弟出生之後,我們家已經中斷了好久的爬山健身運動,心中暗自竊喜。其實,我早在PO出此文時,就已經親自來探路過了,當時心中便告訴自己,將來有一天一定要帶他們兄弟倆去看一看「許姓宗祠」!事隔一年,終於可以完成為父的我,教導他們「飲水思源」的苦心,不過,我想他們還小,應該還不懂吧!

 

不囉唆,有圖有真相!

 

IMAG019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查理斯 的頭像
    查理斯

    Charles Hsu~

    查理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